
- 一間房抵二十幾間,平均總價最貴竟在士林區(qū)
北市2016年建案每戶房子平均總價約5,200萬,2017年平均總價還比2016年增約358萬;新北市2016年平均總價約1,928萬,2017年則降至約1,903萬,年減約25萬。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指出,臺北市2017年平均總價卻不降反升,主因是2017年有不少單戶總價破億的豪宅案釋出,拉高了整體平均值所致。在其他縣市方面,基隆市單戶平均總價約1,202萬、新竹地區(qū)約1,290萬、宜蘭地區(qū)約1,178萬,而桃園市約1,131萬,是北臺灣各縣市中平均總價最低的縣市。
住展雜誌另統(tǒng)計,北臺灣新建案每戶平均總價最高的前十個行政區(qū),依序是士林、松山、大安、中山、內湖、羅東、北投、文山、中正;最低的末三名則是觀音、新豐、八里。何世昌分析,士林新建案每戶平均總價逼近1.37億,原因是2017年釋出的不少建案集中在天母地區(qū)與陽明山,豪宅戶數(shù)又多,如首度公開的「草山清境」、或是成屋重推的「華固天鑄」,總價都很驚人。同時,2017年士林區(qū)小宅案又不多,平均總價才會飆得這麼誇張。

排行榜內最意外的是第七名的羅東,羅東市中心開發(fā)飽合,歷年來推案既少又貴,2017年罕見釋出的二戶透天案因可作住宅、店面二用,單戶總價高達3,600萬,令人咋舌。北市信義區(qū)因2017年尚未有建案釋出,所以與排行榜無緣,但2018年信義區(qū)「陶朱隱園」、「冠德信義」等豪宅案開賣後,可望強勢占據榜首、且改寫平均總價新猷。
北臺灣新建案每戶平均總價最低的行政區(qū)則落在桃園觀音區(qū),平均每戶房子只賣629萬,與第一名的士林區(qū)每戶價差逾1.3億。換言之,2017年若在士林區(qū)買一間豪宅所花的錢,可以在觀音買大約21.7間的房子,顯示城鄉(xiāng)之間的房價落差真的很可觀。
何世昌認為,由於房價仍未脫離修正格局,再加上相對低總價房型當?shù)?,未來除臺北市外,各縣市建案每戶平均總價應會緩慢降低。至於臺北市因未來將釋出的豪宅量體仍然可觀,預估平均總價還會往上攀高。